一、方案总述
主题:“情暖重阳,德润人心”,既点明重阳节这一节日,又突出在节日里弘扬尊老敬老美德,温暖老人心灵的主旨。
受众:中小学生群体,兼顾小学生对趣味元素的偏好,以及中学生对传统美德的思考。
纸张:A3 暖橙色卡纸,暖橙色传递温暖活力,契合重阳节尊老氛围,为手抄报营造温馨且充满活力的基调。
二、风格与色彩
整体风格:融合传统与温馨风格,融入剪纸、年画等传统艺术,搭配温馨的场景插画,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,传递尊老爱老的温暖情感。
色彩搭配
主色调:暖橙色、金黄色和米白色。暖橙色奠定温暖底色,金黄色象征秋日丰收,米白色烘托温馨氛围,共同营造重阳节温暖的氛围。
辅助色:淡褐色和淡绿色。淡褐色描绘建筑、家具,淡绿色绘制植物,丰富画面层次,使整体色调自然和谐。
三、板块设置
重阳溯源厅
位置:手抄报左上角。
内容:介绍重阳节的起源,从战国时期初见雏形,到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的发展历程。讲述桓景登高避灾等传说故事,阐述重阳节名称的由来,以及在历史传承中被赋予尊老敬老内涵的过程。
排版:设计成古代书简展开的样式,文字竖向书写,旁边配上古画风格插画,如古人登高远眺、佩戴茱萸的场景,通过线条和色彩展现历史的厚重感。
重阳习俗集
位置:手抄报正中间。
内容:展示重阳节丰富的习俗,如登高,人们在重阳节登上高山,欣赏秋日美景,寓意步步登高;赏菊,参观菊花展,领略菊花不畏寒霜的品格;吃重阳糕,品尝传统美食,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;佩茱萸,了解佩戴茱萸驱邪祈福的寓意。同时介绍如今在重阳节开展的尊老活动,如社区组织的敬老宴、志愿者上门看望老人等。
排版:用菊花、茱萸、重阳糕等形状的卡片分隔不同习俗,每个卡片内绘制相应的场景插画,如一家人登高望远、社区举办敬老宴的画面,搭配文字说明习俗的具体内容和文化内涵。
尊老故事园
位置:手抄报右上角。
内容:分享古今尊老敬老的感人故事,如黄香温席,东汉时期黄香在夏日为父亲扇凉枕席,冬日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;当代志愿者长期关爱孤寡老人,陪他们聊天、帮他们打扫卫生的事迹,激发读者的尊老意识。
排版: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故事,每个故事配有简洁的文字叙述和生动的插画,如黄香为父亲温席、志愿者陪老人下棋的场景,使故事更具感染力。
敬老行动站
位置:手抄报下方。
内容:提供在重阳节关爱老人的具体行动建议,如为爷爷奶奶做一顿饭,陪他们聊天解闷,带他们去公园散步;组织同学开展社区志愿服务,为孤寡老人打扫房间、表演节目等。鼓励读者写下自己的敬老计划。
排版:用列表的形式列出关爱行动,每个行动旁边配上相应的插画,如孩子为老人捶背、志愿者为老人表演节目的画面,直观展示行动内容。并留出空白区域供读者书写敬老计划。
四、装饰设计
插图设计
在手抄报边缘绘制大幅插画,如一家人搀扶老人登高,山上菊花盛开,远处夕阳西下;社区里志愿者为老人表演节目,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,全面展现重阳节敬老的温馨场景。
在各板块空白处添加小插图,如孩子给老人送重阳糕、老人教孩子制作手工艺品,增强画面的故事性和生活气息。
花边设计:用金色勾线笔绘制由菊花、茱萸、仙鹤组成的花边,装饰手抄报边框,贴合 “重阳敬老” 的主题,增添节日的温馨氛围。
五、制作流程
构思草图:在草稿纸上设计手抄报的整体布局,确定各板块的形状、大小和位置,规划插图分布,反复调整,确保布局合理、主题突出。
勾勒轮廓:用铅笔在暖橙色卡纸上轻轻画出各板块、标题和插图的轮廓,再用黑色勾线笔描边,细化线条,擦去铅笔痕迹。
上色填涂:按照色彩搭配方案,用彩笔或水彩为手抄报上色,注意色彩过渡自然,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。
书写文字:用书法笔或秀丽笔将文字内容工整地写入手抄报,注意字体大小、间距和风格,与整体设计相协调。
重阳敬老手抄报黑白线稿
重阳敬老手抄报模板无字版
重阳敬老手抄报模板有字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