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8
浏览货位是指仓库中货物存放的具体位置,货位设置可以方便货物组织及出入库管理。
货位编码是将货位按照一定的方法编上顺序号码,并做出明显的标志。货位编码有利于 保管货物,根据货位编码搜寻货物能加快作业速度,减少错误率。
货位编码通常由通道编号、货架编号、列数、层数组成。
在同一仓库中,货位编码必须遵循以下要求:第一,某一具体仓库要采用标准一致的规 则进行编码,清晰明了,从而能快速找到货物;第二,必须按照相同的方法编号,货位号砰 具有相同层次、含义与形式。即按照规定顺序排列各个代号;各个代号实际表示某一特定位 置;联结符与代号统一;例如,货位编码“4-3-2- 1”,如果是平房(楼房)仓,则是指 “库房-货区-段号-组号”;如果是高架储存,则是指“库房-货架-货架层数-货架格 数”。
仓储作业中要求在每一货架或货物托盘上放置“储位卡”。储位卡是一张用以反映所在 货位存货情况的卡片,卡片通常记录所存货物的名称、存取时间、数量、批号及结数等信 息,每次存取货物的时间、数量,保管员均要在“储位卡”上做记录。在手工操作下,“储位卡”是有效的管理工具。
对物资存储空间进行合理划分能够有效缩短物资搬运距离,改善作业效率,提高仓储空 间利用率。储存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。
(1)定位储存(Dedicated Location)。每一储存商品都有同定储位,不能任意调整与共 用。所以,要在准确掌握商品数量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储位容量。定位储存适用于仓库空间 大、货物种类丰富且小批量的情况。
(2)随机储存(Random Location)。每一个商品被指派储存的位置都是经随机的过程所 产生的,而且可经常改变。随机储存的空间利用率高,据模拟统计,与定位储存相比,可节 约35%的移动距离,增加30%的储存空间,此方式适用于储存商品品种少、数量大的情况。
(3)分类储存(Class Location)。所有的储存商品按照一定特性加以分类,每一类商品 都有固定存放的位置,而同属一类的不同商品又按一定的规则来指派储位。分类储存通常按 商品的相关性、流动性,商品的尺寸、重量等特性来分类。其缺点与定位储存类似,但更有 弹性,适用于产品尺寸相差大、周转率差别大、产品关联度大的情况。
(4)分类随机储存(Random Within Class Location)。每一类商品都有其固定的存放区 域,但每个存放区内,每个储位的分配是随机的。它结合了随机储存与分类储存的优势,仓 储空间使用效果一般。
(5)共同储存(Utility Location)。共同储存是指在确定各类商品进出库存时间的情况 下,不同商品共用相同储位的方式。共同储存能大大提高仓库利用率,但管理体制较为复 杂,适用条件也较为苛刻。
定位储存、随机储存、分类储存分配方式优缺点如表3.1所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