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陆
115
浏览储存场所分配策略是储区分配的最大原则,具体到储位分配操作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。
(1)对储物进行定位管理,其含义与商品配置图标的设计类似,根据种类不同分开储存的规则,存储于货架上。仓库必须存在的三个场地有:①对货物进行整箱、栈板存储的大量存储区;②适用于零散货物的小量存储区;③对客户的退货进行管理的退货区。
(2)明确区位后需要绘制配置图,附于仓库物品入口,方便货物拣选。不要随意改变小量储存K的具体K域,而整箱储存K是可以适时改变的。对于面积较小的储存空间或冷冻(藏)库,其存储区域同样可以弹性变化。
(3)仓内货物尽量避免直接置于地面。一方面是保证物资干燥的需要,另一方面也是追求合理有序码放的需要。
(4)密切关注仓库的气温环境,尽量保证空气流通与室内干燥。
(5)储区必须购置防火、防盗等安全设施,确保货物保管万无一失。
(6)货架区域摆放存货卡,重视货物的先进先出。通过色彩管理法,在不同的时间利用各种颜色进行标识来防止进货日期混淆。
(7)仓管人员和订货人员之间要保持密切联系,从而确保新到的货物能得到及时储存。同时要对缺货情况进行预警反馈,避免出现供给不足的现象。
(8)货物进出要遵循一到即存、按需速取的原则,同时也要科学安排作业时间,既要强调效率,更要确保安全。
(9)记录货物往来情况,使权责具体到个人。对于冷冻(藏)等商品,要将卖场与仓库的存货进行整合管理,从而确保时间效益。
(10)设立门禁,闲杂人等一律不准进入库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