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7
浏览编制作业计划,能够将生产计划中规定的任务,具体分配到每一生产单位、每个工作中心和每个作业人员,规定他们每月、周、日或每一轮班中的工作任务。
1批量=生产间隔期X平均日产量,其中,生产间隔期为前后两批产品投入或产出的时间间隔,平均日产量=计划期产量/计划期工作日数。
2.1根据生产流程,确定产品在各个工艺阶段上的生产周期。
2.2在确定产品工艺阶段生产周期的基础上,确定产品的生产周期。
2.3找出从艤初的零件加工到部件组装,到总装的最长时间加工顺序路线,确定产品生产周期的最大长度从最后丁序开始,逆向反推零件的加工顺序,使总停放时间最小化考虑各种设备的最大负荷,错开某些零件的加工时间,使设备负荷尽量均衡为防止生产脱节,在前后衔接的工艺阶段之间,留有必要的安全时间。
3.1构成要素:排队等候加工时间、加X时间、更换作业的准备时间、停放时间、检验时间、运输时间、其他时间。
3.2投入提前期=本车间出产提前期+本车间生产周期。
3,3出产提前期=后车间投入提前期+保险期。
4确定各生产环节上为了保证各生产环节所必需的、最低限度的在制品储备量。
5.1适用于流水生产或大批大量生产企业的生产作业计划编制。
5.2按照在制品数量经常保持在定额水平上的要求,计算各生产环节的投入和生产任务。
5.3某车间产出量=后车间投入量+本车间外销量+必须库存品量。
5.4某车间投人量=本车间产出量+本车间废品量+必须在制品量。
5.5必须库存品量=库存半成品定额-库存半成品期初存量。
5.6必须在制品量=本车间在制品定额-本车间在制品期初存量
6.1适用于成批轮番生产的企业,特别是生产大型髙价产品的企业。
6.2计算产品在各车间计划期末应达到的累计生产和投入的号数。计算公式为车间出产累计号数=成品出产累计号数+车间出产提前期X成品的平均日产量。
6.2车间投入累计号数=成品出产累计号数+车间投入提前期X成品的平均日产量。
6.3计算各车间在计划期内应完成的出产量和投人贵。计算公式为计划出产(投入)量=计划期末出产(投人)累计号数-计划期初已出产(投人)的累计号数。
6.4按各种零件的批贵进行修正。
7.1适用于根据订货组织生产的单件小批生产企业。
7.2为每一批订货编制产品生产周期进度表。
7.3在此基础上,根据合同规定的交货期限,为每一项订货编制一份订货生产说明书,规定该产品以及产品的各成套部件在各车间投人与产出的时间。
7.4根据订货生产说明书,编制月度作业计划,将计划月份应该投入和产出的部分按车间归类,并汇总将各批汀货的任务,即可得出计划月份各车间的投人、产出任务。